着椅子凑过去,和她一块儿听电话。
大橘趁他们不注意,立刻就是几个爪子往喜帖上面踩。钢笔墨渍没完全干的话,就遭殃了。
还想继续贫嘴,但大舅妈骂了大舅,说他讲半天没讲到正事,就接了电话过去,和陈今说办酒当天的安排。
陈今时不时地点头应好。
流程如何,她也是知道的,毕竟全程参与了二表哥和陈婷的婚礼。其实就是回村里祠堂上香的时候麻烦了点。
三舅妈也忽然出了声,和她说现在已经准备好的陪嫁嫁妆。
陈今听着听着,突然打断道:“漆皮箱不用准备了,以前我妈给准备过了。”
“哦哦,对,这个可以省掉。我给忘了,还是我和你妈一起去买的……还有别的,金首饰都是去你说的老金店打。那个老师傅还在呢,他是你外公的同学,嘿,挺有缘分……”
陈今还真不知道这事,她妈也没和她提过。
这么一看,真的挺有缘分的。
“你看看还有什么要办的?我们一起给你准备了。”
陈今鼓了鼓脸,把眼里的水光眨了下去,摇摇头,“没有啦,已经很好了。”
“结婚这么大的事情,得办好……”三舅妈还在念叨着。
“啥?你说什么?”
“没说什么,今天天气不错。”
“哦,是还可以。希望办酒那天也是个好天气。”
发喜帖
陈今和沈百川从九月中旬开始发喜帖, 足足发了五天。
每天下班就出门去,要分几个城区发。
去玫瑰园发喜帖的时候,耽误的时间长了些。不是因为这里人多, 而是被周大婶拉住, 又听到了不少桥西村的八卦。
自己村零零碎碎的八卦也不少呢。
有人说,陈今就津津有味地听着, 当是自己生活里的调味品了。
其实,没有人比陈永安更知道桥西村的八卦。毕竟是在桥西新村小区外面开网吧的,桥西村要房子的都搬回了村里住,每天在小区里面上演伦理剧。
去网吧的人不少,有桥西村本村的年轻人, 还有租住在桥西新村的租客,人家过来上网,总忍不住说一说自己住的那栋楼, 又因为什么吵起来了。
陈永安有时候闲着没事,就给陈今打电话说一说,所以她知道的还真不少。
从七月份开始,陈今他们的那栋楼就已经把家具搬进去,开始出租了。
为了好管理, 后面分完回迁房后,陈今把自己那栋楼剩下的八套房都给买了, 凑够了30套房。而且,整栋楼都是自家人的, 好管理。
多亏了桥西村的人爱闹腾,把老陈家这栋楼给显了出来。
主家不多事, 他们也住得放心。